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> 媒体聚焦
【人民网】陈敬安:治理内外源污染是保护两湖一库的关键
发布时间:2016-07-06

图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敬安(左一)接受记者专访。(魏德平 摄)

 

“湖泊的污染可以分为内源和外源两大类,外源污染控制起来相对容易,而内源污染往往容易被忽视,因此在治理过程中要做到内外源并重,才能更好地保护两湖一库的水质。”6月15日,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敬安接受记者专访时说,两湖一库在治理外源污染上成效明显,内源污染控制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,新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供深水湖污染治理借鉴,还可以为全国同类型湖泊提供示范样板。

红枫湖、百花湖和阿哈水库(俗称“两湖一库”)作为贵阳市的主要饮水源。周围大大小小企业排放的废水、废气,曾使“两湖一库”水质逐年恶化,严重威胁到市民的饮用水安全,市民对此充满了忧虑。陈敬安对两湖一库的底泥污染物进行系统调查发现,伴随工业生产、城镇生活、农业面源等外源污染物的排放沉淀,会增加湖泊底泥里面的污染强度,底泥中的污染又会向湖中持续释放,湖泊的内源污染比例就会高于外源污染,加重“两湖一库”水质恶化程度,运用技术手段治理内源污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2008年,陈敬安承担了“两湖一库”底泥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,采取网格化布点,对底泥里面的氮、磷、有机质、重金属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。几年来,陈敬安分析并得出结论,湖泊里面水和沉积物作为一个整体考量,98%以上的底泥在沉积物里面,也就是说90%以上的氮、磷污染物都在底泥里面,而不是在水体里面,所以在两湖一库治理的过程中,核心任务是要控制总磷、氮总量的输入,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。

这一科学结论,在后来的“两湖一库”污染治理中得以推广运用。陈敬安基于两湖一库是典型的磷限制型富营养化人工水库,削减总磷是治理的重中之重;在两湖一库水和沉积物体系中,98%以上的磷赋存于沉积物中,其中80%以上以活性较高的有机磷和铁结合态磷等形式存在,约20%的磷可通过孔隙水从沉积物中迁移至上覆水体等分析,“两湖一库”属深水湖泊,治理要针对目标污染物分别采取治理措施,要针对工业污染、生活污染、农业面源污染合理治理,又要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和先进技术治理和保护“两湖一库”,不仅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作为保障,还要鼓励全民参与实现共同治理。

陈敬安说,目前两湖一库水质正处于转变临界点,保护和治理工作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,如果治理与保护的方法得当,就能投入较少的资金和精力,实现水质的根本好转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果在治理与保护工作中,稍有懈怠或者策略不当,就极有可能事倍功半,错过治理的最佳时期,因此要继续加把劲,坚持内外源治理并重,将“两湖一库”拉回健康的生态系统中。

对此,陈敬安建议:要在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、加强环保执法力度、强化污水管道建设等严格管控外源污染的基础上,尽快实施推广内源污染治理工程,建立适合于两湖一库的底泥污染治理技术体系,通过环保疏浚和原位钝化等科学技术促进“两湖一库”水质越来越清澈。

 

有关链接:

原位钝化是指通过向水体或沉积物加入钝化剂,在沉积物表层形成一个“钝化层”,使底泥中不稳定态污染物与钝化剂结合或被钝化剂吸附,有效减少向上覆水的释放。环保疏浚是指污染底泥经绞刀头挖掘搅松与水混合形成泥浆,再经排泥管线密封排送至堆场,实现底泥消除、处置一次完成。绞吸式挖泥船在疏浚施工工程中底泥扩散范围小,在输送过程中的全封闭技术不会使淤泥散落造成污染,且在生产率及排距的选择调整上亦较灵活,具有工作效率高、能耗和成本较低等优点。

 

本篇文章来源于 人民网(2016-06-16)| (作者 王钦)

原文链接:http://gz.people.com.cn/n2/2016/0616/c222152-28516971.html